9月13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非法“代理退保”。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北京、江苏、广西、河北等多地银保监局均发布相关风险提示,告诫消费者擦亮慧眼、理性维权,避免遭受损失难以挽回的风险。
9月13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称,近些年,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专门办理所谓“代理退保”业务,实则以“维权”之名骗取消费者资金,有些甚至已形成“代理退保”的隐蔽“黑色产业链”,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9月8日,江苏银保监局提醒消费者:一些不法分子鼓动保险消费者非正常退保,并收取高额“代理维权”费,退保后再诱导消费者“退旧买新”,购买所谓“高收益”产品,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非法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7月11日,广西银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接到反馈,有不法分子谎称其为保险公司员工,以“梳理保单信息”等名义联系保险消费者,声称能帮消费者全额退保,随后利用保单贷款套取资金,谎称是第一笔退保金,骗取消费者信任,在收取所谓“代理退保手续费”后失联。消费者非但拿不到退保金,事后还要自己偿还保单贷款。
6月15日,河北银保监局提示消费者称,近期在消费投诉处理工作中发现,部分消费者被非法“代理退保”组织所怂恿、诱导,委托其“代理退保”,并被收取高额手续费。
多地银保监局还为广大消费者揭秘了非法“代理退保”的套路☟☟
根据北京银保监局发布的风险提示,非法“代理退保”有这些常见套路:
非法“代理退保”组织或个人冒充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或法律工作者,利用QQ群、微信群、朋友圈、短视频、网络论坛、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虚假宣传。
谎称消费者所购买的保险产品所属的“保险公司存在欺诈,多名消费者已经投诉”,或欺骗消费者“继续持有保单将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怂恿消费者进行退保。
谎称可以为消费者办理“全额退保”,诱导消费者签署代理退保服务协议,甚至以扣留保单、身份证件等手段对消费者加以控制,牟取高额的“代理退保”咨询费、手续费。
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怂恿或替代消费者通过电话录音、微信聊天等方式诱骗销售人员回复,进行虚假取证;或者通过伪造微信聊天记录、捏造违规销售的虚假事实,以要挟保险公司全额退保。
切断消费者正常维权通道,阻止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监管部门的有效联系,怂恿或替代消费者采取缠访闹访等过激行为。以维权举报为名,煽动消费者通过多次、反复向监管部门恶意投诉等方式向保险公司施压。
北京银保监局、河北银保监局提醒消费者,非法“代理退保”存在3大风险:
不法分子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或缴纳定金,退保后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购买所谓“高收益”产品以赚取佣金,同时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诱导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
消费者一旦受骗,可能面临损失难以挽回的风险。
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被挑唆、怂恿终止正常的保险合同,会丧失原有的风险保障。
如后续再次投保,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等风险。
消费者被不法分子要求提供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账户、保险合同等敏感信息,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部分非法“代理退保”团伙甚至擅自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办理小额贷款、申请信用卡等,恶意透支消费者个人信用。
一旦消费者想终止代理退保协议,还可能遭到骚扰、恐吓。
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非法“代理退保”要当心,理性维权要牢记。
一是了解保险,理性购买、谨慎退保;二是认清资质,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保险业务;三是理性维权,拒绝非法“代理退保”行为;四是保护隐私,防止个人信息外泄。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