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促进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健发展的措施进行了部署。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吹风会的还有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陈映东先生、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袁序成先生。
下面,首先请黄洪先生作介绍。
2020-12-16 15:00:18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身保险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人身保险发展问题,2014年研究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2017年研究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2019年研究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措施。今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银保监会关于人身保险发展的专题汇报,部署促进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健发展的措施。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人身保险发展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银保监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保险业改革开放,人身保险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保障民生、促进消费、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现有90家人身险法人机构。今年1-11月,人身险保费收入3.1万亿元,占保险业的74.1%,同比增长7.4%;人身险公司总资产近20万亿元,占保险业的85.5%。根据最新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国有10家保险公司上榜,包括含香港、台湾地区。
二是助力民生保障取得积极进展。目前我国有3亿人购买长期人身险保单,被保险人接近6亿人,商业人身保险覆盖面达到42.7%,风险保障总额超过1000万亿元。前三季度,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10亿多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参保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平均提高了14个百分点,切实减轻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保费收入551亿元,责任准备金5623亿元;健康险前三季度保费收入达到6666亿元。
三是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增强。截至11月末,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18.5万亿元,占全行业的88.3%,其中绝大部分为长期资金,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四是风险防范成效显著。近年来,银保监会采取多项措施,推动行业转型,改善负债业务结构,提高发展质量,行业主体回归保障的格局已基本确立。目前,中短期业务保费占比仅为4%,占比从2015年高峰时期下降了近九成,万能险业务占比为15%,占比从2016年高峰时期下降一半。深入治理行业乱象,严厉打击股权违规、公司治理、资金运用、产品设计、销售理赔、数据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目前,我国人身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36.5%,是监管标准的2倍多;今年以来人身险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6万亿元,为近年来的最高值。依法接管违法违规经营和风险隐患较大的人身险公司。
五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完成人身保险费率形成机制改革,主流产品价格平均下降20%。积极推动销售渠道“先照后证”,探索推进营销体制改革,降低销售成本。放宽外资人身险公司外方持股比例至100%;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取消30年经营年限要求。2019年3月批准筹建中英合资的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6月批准友邦保险内地分支机构改建为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这是国内第一家外资独资人身险公司。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不断深化人身保险改革,突出重点、优化供给,提供丰富优质的产品,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谢谢大家。
2020-12-16 15:06:43
寿小丽: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0-12-16 15:12:46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刚才您提到我国寿险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而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寿险业市场,请问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寿险业已经到了一个较高的发展阶段,跟我们所倡导的高质量发展到底还有多大距离?谢谢。
2020-12-16 15:14:04
黄洪:
谢谢你的提问,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刚才在前面介绍了我国人身保险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从保险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市场总量以及国际影响力来看,我国人身保险业这些年来确实取得了不少进步。2017年,我们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但是刚才您提到,我们总量世界第二,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人身保险已经进入了较高的发展阶段,已经实现了高质量的发展目标,我个人的看法是,衡量一个市场的发展阶段,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合分析:一是渗透率,二是市场需求,三是供给能力,四是市场竞争状况,五是市场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国人身保险业在这几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从渗透率来看。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只有4.3%和430美元,在全球的排名分别排为第38位和第46位,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水平,也低于全球保险业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国人均持有人身险保单数不足1件,仅为0.8张,这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是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保险产品的需求大幅提升,主动买保险的人多了,但保险仍然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目前,我国仅有1/5的人拥有长期寿险保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
三是从供给来看。目前的商业保险产品数量虽然还是不少的,但是产品的形态较为单一,同质化的产品比较多。产品本身的吸引力也不够,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较大的距离。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儿童、新业态从业人员风险特征的产品供给不足,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时,保险业的风险补偿作用的发挥也比较有限。
四是从市场竞争状况来看,我国人身保险目前还没有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从保费收入来看,前5家公司的保费收入占市场的一半,前10家公司市场份额占到了市场的将近7成,仍然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从经营结果来看,前5家公司的利润约占行业的8成。
五是从经营管理水平来看,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相比,我们的经营管理水平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在成本控制、风险控制、资产负债匹配等方面,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目前,除大型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快速提升之外,大部分中小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还比较粗放,发展仍然存在比较困难的局面。今年11月末,31家中小人身保险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占机构数量的34%。
所以,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人身保险虽然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我个人认为,我国人身保险市场仍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初级发展阶段最大的优势是市场潜力大。因此,我认为我国人身保险是全球潜力最大的市场,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谢谢大家。
2020-12-16 15:14:32
经济日报记者:
目前,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情况如何?有什么特点?下一步,银保监会在长期护理保险监管制度的完善上有什么规划?如何解决部分承办项目亏损问题?未来长期护理保险是否有望迎来专属的税收优惠政策?谢谢。
2020-12-16 15:21:45
黄洪:
长期护理保险是当前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因为这与我们国家目前的发展阶段是相适应的。我国从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每年新增的老年人口800-1000万,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49亿。所以,你提的这个问题是当前大家都关心的,是社会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提的非常好。这个问题请人身险部主任陈映东同志来回答。
2020-12-16 15:22:30
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陈映东:
感谢记者的提问。刚才黄主席就长期护理保险的基本情况作了一个简短的介绍,我想就目前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的情况给大家作个汇报。
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有14家保险公司参与了全国15个省35个城市的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人群超过5000万。为35.8万人提供了长期护理待遇,在提升参保对象生活质量、保证长护政策落地实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目前来看,保险公司参与长护试点还处于初级阶段,服务的内容也多集中在资金支付、稽核审查、政策宣传等方面,当然目前还有一些公司也参与了一些护理服务机构准入、考核,包括培训工作等,一些地方也正在推进保险公司发挥精算优势、防控风险优势,参与护理保障方案设计,以及失能情况评审、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
银保监会将加强与国家医保局的沟通合作,支持保险公司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为老龄化挑战贡献行业力量。最近,我们针对长护试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出台一个试点规范性文件,重点对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投标行为、服务能力、财务管理、风险调节机制、市场退出进行规范,压实公司主体责任,确保服务水平和理赔质量,严肃查处违规问题,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
刚才你提到亏损的问题,据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还没有发现保险公司参与长护试点发生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要求:一是保险公司要量力而行参与服务,加强数据分析和经验积累,合理设计保障方案,科学核定成本费用;二是严禁低于成本价恶性竞争行为;三是要求保险公司在与委托单位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明确建立风险调节机制,合理分担风险,确保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平稳有序进行。谢谢。
2020-12-16 15:23:08
红星新闻记者: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作为中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延伸与补充是减轻中国大病患者医疗负担的制度安排,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住院次数和接受大病服务的需求变大,如何在不额外增加群众个人缴费负担的情况下提高大病保险的保障能力和资金的可持续能力?谢谢。
2020-12-16 15:29:00
黄洪:
这个问题也提的很好。大病保险从2012年在全国推开以后,目前通过保险公司承办的大病保险已经覆盖了超过10亿的城乡居民。我刚才在前面介绍也讲了,总体来看,大病保险为参保患者平均报销比例提高了14个百分点。这个问题请人身险部主任陈映东同志来回答。
2020-12-16 15:29:29
陈映东:
谢谢你的提问。大病保险从2016年已实现对目标的全覆盖,覆盖了10.7亿的城乡居民。近些年来,大病保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大幅提高保障程度,刚才黄主席讲到了,平均提高了14个百分点。二是有效管控了医疗费用,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到2020年,经审核发现的医疗费用案件超过了100万件,拒付了不当医疗费用超过了120亿元。三是助力织密扶贫网底,我们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了倾斜性赔付。四是全面提升了服务水平,保险公司通过预付赔款、开通绿色通道、上门快速理赔,切实提高参保群众的幸福感。五是助推政府职能转变。这些年来,通过大病保险的实施,也得到了地方政府对这项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积极推进大病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加强与医保局、卫健委、财政部等部委的协调,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几个规范性文件已经颁布几年了,目前我们也就进一步修订完善制度抓紧开展这方面工作,新的制度修订以后很快就会和公众见面。二是推进政策落地见效。协助地方政府研究制定与保障水平相匹配的筹资标准和保障范围。推动保险公司与医保经办机构、医疗机构进行必要的信息对接。三是加强监督指导力度,强化日常监管。对违法违规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同时,督促保险公司提高专业能力,加大人才队伍和信息系统建设。谢谢。
2020-12-16 15:29:43
黄洪:
我补充一下,刚才这位记者同志谈到大病保险,实际上你关心的问题是现在大病保险的参保人,特别是老年人如何在不增加个人参保费用的前提下来提高保障水平的问题。你这个问题提到了点子上,目前商业保险公司承办的大病保险主要保障范围是目录内的自付医疗部分,而一旦参保人得了大病,实际上会用到很多目录外的药。我们现在也在研究这个问题,就是要把一部分目录外的费用纳入到商业保险公司承办的大病保险之内,这样就能够让老百姓不增加一分钱,一旦得了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主要是目录外的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来按照保险合同进行报销,就可以大大降低参保人因大病所形成的目录外的自付医疗费用的负担。谢谢。
2020-12-16 15:30:08
中国新闻社记者: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要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来加快建设。请问,具体如何加快建设?谢谢。
2020-12-16 15:39:53
黄洪:
谢谢你的提问。养老保险也是当前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因为我们国家正快速进入老龄化。从世界各国来看,解决养老保障问题比较多的都是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来承担,政府承担部分为基本养老,企业承担的就叫企业年金,个人的叫养老金。还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我们把政府的养老保障叫第一支柱,企业的企业年金叫第二支柱,个人养老金叫第三支柱。
刚才记者同志讲的第三支柱建设就是把商业养老保险纳入第三支柱建设。我们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什么呢?就是指个人用于购买养老产品所积累的基金,这里面包括商业养老保险,也就是说商业养老保险是个人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养老保险是市场化的养老方式,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可以实现养老资金的稳健增值和终身领取,有效化解投资风险和长寿风险。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统一规范,有利于充分发挥其长期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特点,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制度标准,进一步提升第三支柱的保障水平。
近年来,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与发达国家成熟保险市场相比仍较为滞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具有养老保险功能的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在全部保费收入里占比约为50%,而养老年金保险保费收入占比超过35%。到今年三季度末,我国养老年金保险原保费收入仅为551亿元,在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仅占2.1%,积累的保险责任准备金超过5600亿元。
加快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是保险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积极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也是认真落实养老金融改革相关工作部署、深化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下一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快推进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专业化经营市场主体。支持设立养老保险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扩大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养老保险机构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深耕养老金融业务领域,积极探索长期养老金管理和养老金融服务新路子,在第三支柱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扩大商业养老保险领域对外开放。坚持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完善相关监管措施,确保各项对外开放政策在养老保险领域落地实施。支持境外资本参股设立各类养老保险机构,支持外资保险公司经营商业养老保险业务。通过引入国外成熟的养老保险业务经营和养老金管理经验,提升我国保险业经营水平,服务好人民群众差异化养老保障需求。
三是加大养老保险产品创新。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适当扩展保障责任,提供更加灵活的养老金积累和领取服务,支持保险机构立足消费者需求,创新发展提供具备长期直至终身领取功能的养老年金保险,特别是能够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所积累的养老资金有效对接的即期年金产品。鼓励保险机构面向创新创业就业群体的保障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养老产品,支持保险机构探索运用互联网、金融科技等方式,优化业务流程,改进服务质量。
四是强化养老保险基础建设。完善数据标准,规范商业养老保险相关统计标准和统计规范,加强商业养老保险信息统计和保单管理,修订完善行业经验生命表、疾病发生率表等数据基础,扩大视野,加强与养老健康领域机构合作,多维度增加数据积累。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鼓励保险机构加大精算、投资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督促保险机构改进精算专业技术,加强长期稳健投资和风险管控能力建设,夯实行业发展根基。
我们主要从以上五个方面来推动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谢谢。
2020-12-16 15:40:09
新华社记者:
随着规模的快速增长和投资领域的不断拓宽,保险资金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请问黄洪副主席,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改革进展的情况以及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如何深化改革,引导保险资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谢谢。
2020-12-16 15:56:33
黄洪:
你的问题提得非常好,保险业经营的一个基本特点,从负债端来讲,主要是销售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从资产端来讲,也就是大量的保单通过精算制度、核算,积累了大量责任准备金,这些责任准备金在保险公司,尤其是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为周期的,这些责任准备金往往在保险公司要经营几十年,长的可能上百年,所以保险资金运用、投资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两个轮子之一。
这些年来,银保监会在推动资金运用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个问题我想请银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的主任袁序成同志来回答。
2020-12-16 15:57:28
银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袁序成:
谢谢记者的提问。正如刚才黄洪副主席介绍的,保险资金88%来自于人身险业务,而且大多是长期资金,这部分资金也是老百姓的养老钱、看病钱。所以近年来,银保监会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积极推进保险资金运用改革开放,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推动保险资金运用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从五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了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注册程序,增加产品的供给。推行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的备案改革,压实机构的投资主体责任。同时,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放宽投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具条件,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债转股投资计划等。
二是加大对实体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主要是取消了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加大对企业股权融资的支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国债期货、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和信用保护工具,进一步提升对民营企业债券投资的意愿和能力。
三是持续加强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硬约束。主要是建立以《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暂行办法》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监督监管体系,推动行业基于负债特征进行大类资产配置,防止资产负债错配风险。
四是促进保险资管向大资管市场的融合。主要是落实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要求,及时修订《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投资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出台《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及其配套细则,统一保险资管产品有关规则,进一步丰富金融市场中长期投资工具。
五是支持资本市场发挥更广泛作用。完善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规则,设置差异化的监管比例,支持投资能力强的公司增加权益投资。鼓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加大设立专项产品的力度,为优质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长期资金。
在改革开放的整体推动下,保险资金运用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20年10月末,保险资金通过债券、股票和非公开市场投资为实体经济融资18万亿元。其中,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方式,直接对接“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等项目的融资需求,产品累计登记(注册)规模达3.8万亿元。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更好地发挥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的优势,加大对国家战略和企业的长期融资支持力度,主要从四个方面做一些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长期资产的供给。主要是支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长期限的产品,根据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创新产品形式,丰富长期资产市场。同时,支持保险资金承接银行理财相关的存量资产,如政府出资的产业投资基金、二级资本债等,推动有关部门丰富债券市场中长期的投资品种,培育长期资产投资的交易市场。
二是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主要是简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行政许可项目,推进资产支持计划注册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同时,优化监管政策,对保险资金投资先进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修订完善保险资金股权投资、保险私募基金政策,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多的长期资本性资金。
三是落实保险资产负债监管制度,全面提升行业风险抵抗能力。主要是进一步落实好《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暂行办法》,推动公司建立健全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进一步化解部分公司的“长钱短配”风险。同时,引导保险公司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坚持投资业务与风险防控水平相匹配。调整和完善监管政策,进一步增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防止保险资金运用投机化。
四是加强关联交易资产穿透监管,维护保险资金运用安全。建立以资金流向为线索的全流程监控制度,重点监控公司治理不健全机构的关联交易和大额资金运用,防范不正当的利益输送。强化对股东股权、另类投资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运用保险资金,以及挪用、套取、侵占保险资金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谢谢大家。
2020-12-16 15:57:45
寿小丽:
最后一个问题。
2020-12-16 16:03:4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这次国常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请问,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情况是怎样的?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支持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谢谢。
2020-12-16 16:14:06
黄洪:
谢谢你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险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在服务健康中国、完善医保体系、支持健康产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商业健康保险保持了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势头。概括起来可以用四句话来讲:
第一,速度快。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由2012年的86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0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30%。到今年11月末,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到了7641亿元,同比增长了16.4%;赔付支出2531亿元,同比增长了22.4%。长期健康保险为参保群众积累了超过1万亿元的风险保障准备金。
第二,产品多。目前在售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超过了5000个。这些年,特别是过去几年,媒体记者也多次报道过内地人到香港去买保险,这个事儿在过去几年确实存在,当然现在也还有。今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去香港买的人的少了。同时,近几年内地到香港买保险的人是在减少的。我刚才讲,内地人到香港,大多都是买的健康保险,尤其以重疾险为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的健康保险尤其是重疾险的保险产品价格比内地要便宜。但是,这几年我们加大了疾病发生率表的修订完善,加大了对保险公司降低管理成本的监管政策措施,所以现在内地在售的主流健康保险产品,特别是重疾险产品在价格上,不少公司的价格基本上与香港差不多。
第三,保障宽。目前在售的商业健康保险涵盖疾病预防、医疗服务、生育保障、医药供给、失能护理、健康管理等多种保障范围。
第四,覆盖广。健康保险,尤其是短期险,现在购买的人员比较多。我这里有一个数据,在“十三五”期间,健康保险新增保单件数超过了16亿张,保额近300万亿元,健康保险赔付量达到2.5亿人次。所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2020-12-16 16:14:23
黄洪:
总体来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是好的,是健康的。但是我个人认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售的产品期限比较短。主要都是短期健康险,大多都是以一年期为主。短期健康险有什么问题?因为健康保险产品大多是消费品,而且购买的人群都是年轻人,虽然保费低廉,但是我们知道,人随着年龄增长,年龄越大,得病的概率就越高,所需要的医疗费用也就会越多。我看过一个数据,全球老年人口大概占15%,15%的老年人口医疗卫生费用支出中占65%,就是15%的老人用了医疗卫生费用支出的65%,也就是85%的年轻人只消耗了医疗卫生支出的35%左右。保险是今天为明天做准备,年轻为老年做准备,现在为将来做准备,这种短期险带有一点“快餐食品”性质,容易给投保人形成不正确的健康保障消费观念。
第二,就是虽然保额很高,但实际上能够理赔支付的金额比较少。我前面给大家介绍了,现在很多商业保险产品的医疗费用支出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我们通常讲,医疗卫生有三个目录,如果一个人得了大病,是需要用很多目录外的药,这是要个人支付的。今天媒体记者在这里,我作为银保监会负责这方面的工作人员,我对我们行业存在的这些问题也如实和记者朋友们交换意见。
2020-12-16 16:14:55
黄洪:
第三,存在无序竞争的问题,打价格战。媒体记者很敏锐,也发现了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并将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刚才媒体记者问,下一步我们国家如何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我想从五个方面来说:
一是扩面。加大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宣传力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高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面。应用“大数法则”来分散风险,倡导和践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互助共济的商业健康保险宗旨。
二是固本。商业健康保险要回归本源,要强化它的保障功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要尽量推出一些保险责任期限长的长期健康保险,第二个是要鼓励引导保险公司在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设计上,尽量把目录外合理的医疗费用作为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障责任范围,降低人民群众的实际医疗负担。我个人认为,目录外的自付医疗费用恰恰是商业医疗保险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提供长期保障,加快长期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可以平缓和减轻经济波动的冲击,与基本医保形成结构互补,稳定参保人保障预期,减少后顾之忧。
三是增效。鼓励人民群众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尤其是要鼓励年轻的同志通过积累方式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为老年医疗提供更加充足的保障。在产品政策上,推动商业保险通过区别定价和费率浮动,以及资金账户积累等方式,鼓励年轻人和健康人群为未来的健康保障投保,加强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的融合,从“保疾病”到“促健康”。
四是强基。商业健康保险是对疾病和医疗风险的一种定价。我刚才讲,目前商业健康保险总体是好的、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里面,存在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商业健康险的时间太短,数据积累太少。各位记者都知道,保险是大数法则。强基就是要加强一些基础建设,包括信息系统建设、精算制度建设、定价规则建设,特别是要进一步对疾病发生率表的完善。比如,我们现在基本上是全国统一的疾病发生率表,但是我们国家有14亿人口,除港澳台地区之外,有31个省市自治区,不仅东中西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不同的区域,一些疾病也具有地方性质。所以,如何精准定价,就要精准制定一套不同地区,起码要做到以省为单位、通过数学模型以及积累数据编制的疾病发生率表,这样我们的产品定价会更加精准。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五是提质。就是要提高商业健康保险的服务能力,尤其是要积极参与管控不当的医疗行为,要积极参与医疗卫生综合治理和支付方式改革,支持对不当医疗行为进行管控,减少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支出,缓解“医疗通胀”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要展现出商业保险公司的专业服务能力,推动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平稳健康快速发展。谢谢!
2020-12-16 16:15:22
寿小丽:
谢谢黄洪副主席,谢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例行吹风会就到这里。
2020-12-16 16:15:55